委员入口| 办公入口| 承办入口| 帮助
今天是: 欢迎访问政协三明市委员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视察报告

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2017-01-04    字号::

  为了推进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8月上旬至9月上旬,市政协蔡光信副主席带领由市政协委员、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专家学者及社法委工作人员组成的调研组,深入市区、永安、沙县、尤溪、宁化、将乐、泰宁等地开展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题调研,听取有关县(市、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情况介绍,实地考察老年公寓、农村幸福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31个考察点,召开座谈会13场。122在市政协召开了协商会会议听取市政协的视察情况报告,部分市政协委员、提案者、县(市、区)政协代表、社区主任代表以及部分社区养老服务企业代表与市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卫计委、规划局、商务局、老龄办、消防支队等部门负责人展开面对面交流沟通。大家围绕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共识尚未形成、政策尚未配套、保障尚未健全等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对策和措施,形成共识。建议应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市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 

  (一)以加强人文关怀为宗旨,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认识。 

  面对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职能已经由以家庭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社会为主,养老服务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养老人群的需要。社区养老服务是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需要和促进老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1.提高认识,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应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的指标。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纳入各县(市、区)社会事业发展考核体系,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资金投入、规范化水平等指标列入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内容,明确具体责任,加强发展考核。二是健全管理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相对集中的协调机构,并形成定期召开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的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做好兜底服务。做好对困难及特殊老年人的兜底服务工作,提供基本服务。并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 

  2.加强各部门沟通、密切配合。整合民政、卫计、人社等部门资源分割、政策碎片、制度零散等问题,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在全社会倡导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营造社会养老的浓厚氛围。 

  3.加强监督管理,推行“准入退出”机制。建立以第三方为评估操作者,以服务大众为实际评估者的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完善服务监察体系,规范政府与服务提供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在合同中清楚列明对服务提供方的资历要求、服务产出和服务效果等绩效指标,约定机构定期自我评估。对未按约定履行的服务机构可终止资格。建立以协议、合同为依据的服务质量问责制度以及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符合相应资质和人员要求的社会组织才能承接政府所购买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而绩效评估不达标的社会组织应当予以退出市场。 

  (二)以共同受益为目标,努力做到差异化全覆盖。 

  按照就近方便、小型多样的原则,建立以社会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多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梅列、三元两区50%街道建成规范、达标、服务功能齐全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其他县(市、区)城区至少建成1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1.在城市新建社区;规划及建设时应预留养老设施用地,充分利用架空层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先保障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和设施配套,为社区养老提供场所保障。引入专业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多层次居家养老服务,增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可以推广梅列区的乾龙社区海都公众模式或者时代锦园小区社区老年人活动模式。 

  2.在城市老旧社区;要通过改造提升,整合现有的各项资源,并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逐年对社区养老设施进行配套。具体可以借鉴三元区富兴堡街道“乐龄家园”模式。 

  3.在农村的村居;应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落实好现有的福利救助政策。要全面推广永安的“三自三助”做法,并充分利用旧校舍、旧村部和原老年活动中心的场地设施,尽可能的使农村卫生服务场所就近布置,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提升。 

  (三)以深化医改为切入点,全面推广社区医养结合。 

  推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场所要向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1.搭建医养合作平台。简化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医疗机构手续,打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融合途径。卫计、社保、民政和老龄等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横向联系,打破条块分割。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工作推进机制。特别是民政、卫计、人社等部门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机构建设。现阶段可以实施“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的方式,实行分部门协同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机构建设。 

  2.提供便捷医疗服务。本着“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原则,按照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方便老年人就医的要求,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开展健康教育指导。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设家庭病床,提供上门服务。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康复功能,为小型养老机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 

  3.加强医养资源融合。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利用现有医疗服务资源,在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立老年人养护中心。并利用我市一些原有的厂矿企业医院转型创办成老年康复中心、老年医院、护理院等。主要针对高龄、病残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设施和开展医疗服务,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有条件的设专家医生坐诊,就近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医生定期上门服务,并建立应急通道,随时提供诊疗服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机构。 

  (四)以创新养老服务为抓手,强力推进社区养老质量提升。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居家、社会、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打造“15分钟养老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1.注重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主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有网络资源,即互联网+养老,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资料库。建立健全“智慧养老”系统、平台和服务门户网站,整合民政、公安、卫生、街道、社区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智慧养老”社会化协同管理服务;建立健全老年人管理数据库、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依托社区摸清老年人健康和身体状况底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状况动态监测、紧急呼叫、信息传播、交流互动、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 

  2.有效保障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清晰界定补贴发放对象,确定补贴标准,明确保障措施。要做好与基本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制度等其他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制度。 

  3.积极培育老年服务产业集群。制定加快老年经济发展规划,设立“银发产业”创业平台,适时谋划成立养老服务产业园区;加快开发老年健康服务产品和老年用品用具等;积极培育老年服务产业,重点拓展休闲养生、健康服务和老年旅游、教育、网购、服装、电子产品等产业;改革现行老年大学单一的福利化办学模式,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民资就近就便、多样化开办老年大学。关注青年群体,通过年轻人为老年人支付健康护理套餐项目,体现家庭亲情与责任,实现“线上定制、线下服务”。逐步形成政府和社会合办非营利中端养老服务和社会办营利性高端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五)以专业化培训为基础,着力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当前,养老服务人才的规模数量和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巨大,根源在于养老服务人才待遇普遍偏低,培养能力十分薄弱。 

  1.加强专业化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逐步推进养老服务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扶持三明医学职业院校开设涉老服务专业,引导和鼓励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老年服务工作,以确保源源不断地为社区提供专业化人才。把培养养老服务专业队伍与促进社会就业结合起来,将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劳动就业培训体系,并出台政策保障从业者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2.鼓励和扶持社区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相关部门对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采取开办扶持、以奖代补、项目专项扶持等方式予以扶持。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养老类的服务,主动探索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实现途径,试行将政府发放的补贴转变为对社会组织奖励性、委托性、补贴性或购买性投入方式。 

  3.加快培育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鼓励支持大学生、社区居民利用业余时间和专业知识技能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在社区还要营造专业化养老与志愿者养老相结合,实施“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社工加义工”双工互动的社会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养老公益服务队伍。(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