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民主监督形式。制定实施《特邀监督员暂行规定》,尝试特邀监督员述职考评机制。创造性地运用网络投票、窗口视察、座谈交流、回访整改等形式,每年对筛选的2-3个政府部门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组织视察,向县委、县政府提交的评议意见,成为部门单位科级干部问责的重要依据。
构建网络议政平台。开通“企信通”短信通讯平台,建立政协网站,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督政,有效推进政协履职形式由传统模式向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转变。
打造视察调研精品。在调研视察上,规范知政流程,即:调研视察前制定详细方案,以学习培训、听取通报促知情;调研视察中以本地视察与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跨专委会联动视察,让委员发挥专长、高位建言;调研视察后以条分缕析、总结归纳促提升,形成精品报告保证实效。
拓展委员活动渠道。将委员划分为活动小组,建立专委会对口联系和小组召集人制度,采取以小组为单位或联组形式,实行与深入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开展联谊交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五个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委员活动渠道,将委员活动形式变单一为多样、变集中为分散、变固定为灵活,丰富了委员活动。
完善委员管理机制。制定《政协委员履行职责服务管理办法》,探索推行委员述职考核机制,将委员履职情况通报其本人和组织、统战部门及委员所在单位,并在政协网站公布。按照委员管理办法,对长期不履职的2名常委解除职务,有效激发全体委员和常委的履职积极性。
扩大政协组织影响。健全重点提案党政主要领导批办和政府、政协领导分工督办,网络公开征集提案、提案办理政务督查、通报、问责等工作机制,每年提案办复率达100%。举办政协与统战知识电视大赛。每年选定20名业绩突出、认真履职的政协委员,通过报刊、网站、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充分展示委员履职风采,扩大政协工作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