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的水溶性非织造布产量占全国份额的40%,目前我们正着手再建一条超高速非织造布生产线,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站在非织造布生产车间,永安市宝华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邓忠华指着一台台机械信心满满地介绍着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
创建于1992年的宝华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三明市首家获得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公司主要生产水溶性PVA纤维、水溶性非织造布、水溶性纱线等系列产品,年产值4亿余元,年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产品远销亚、欧、美、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赞誉。
2004年,在国外攻读多年国际商务经济专业的邓忠华回到永安帮忙父亲打理公司业务。
在永安,说起宝华林实业,可谓家喻户晓。不仅因为它是当地较早起步的民营纺织企业,更因为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近年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精益求精,产品在质量和产量上均领先于国内同行业,先后获得了“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中国行业示范品牌”、“中国科技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等数项荣誉。
邓忠华本人也因其出色的经营管理才能,先后获得 “三明市劳动模范”、“三明市五四奖章”等荣誉。同时,他还是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副会长、省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纺织协会副会长及光彩会理事。
近年来,宝华林公司在每年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发展的同时抓好党建,实现双赢,成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高新化纤纺织企业。公司党支部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实际,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为职工说话、说话算话”等活动,同时通过建立党员联系困难群众、联系进步职工的党员挂包联系等制度,协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员工们深切感受到了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增加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作为土生土长的永安人,邓忠华说,是燕城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自己,回馈社会是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近年来,邓忠华积极参与助学、救灾、扶贫等各类公益慈善事业。仅今年一年,邓忠华以公司或个人名义进行的慈善助学、救灾捐款就达一百多万元。去年,公司还和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合作成立“宝华林-东华PVA纤维研发中心”,积极资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到研发中心工作。为此,邓忠华先后被授予“三明市十佳见义勇为事业奉献个人”、“永安市扶贫助学热心人士”等荣誉称号。在慈善事业上,最近他又有了新想法,把助学做成常态事业,在母校永安一中设立一个以自己公司命名的助学基金会,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孩子完成学业。
对于当选三明市九届政协委员,邓忠华说,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他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今后要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项调研和视察活动,做好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写好提案,积极建言献策,勇于做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而作为一名工商联界的政协委员,邓忠华说,他要充分利用工商联的平台,广泛联系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和人士,加强沟通、共商发展,相互促进,为三明的产业升级发展以及结构调整给予智力和经济的支持,为三明的非公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对于即将召开的三明市政协九届一次大会,邓忠华想提的意见建议显然“成竹在胸”。他说,他有一个美好的设想,要在大会上与委员们探讨交流。他认为,永安是福建省重点纺织产业集中区,有各类纺织企业近200家。去年,永安市还获得“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市”称号,被列入全国纺织产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区域和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然而,纺织企业虽多,但大都“各自为政”,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原料和市场均不在当地。要做强做大纺织产业,各纺织企业就应当实行“横向联合,纵向延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夯实绝对优势,互补相对比较优势,引进和整合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培育市场,通过组建专业的“纺织工业园”,实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最终达到产业集聚效应,让纺织产业真正撑起工业经济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