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入口| 办公入口| 承办入口| 帮助
今天是: 欢迎访问政协三明市委员会网站!

关于加快我市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2011-01-21    来源: 三明市政协     字号::

  民建三明市委员会 

  食用菌是三明市重要的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也是福建省食用菌生产重点地区,八十年代三明食用菌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全国,自九十年代末期,我市就将发展珍稀食用菌种植生产及其综合深加工作为农业产业来发展。2009年将乐县还被省政府列为海西建设“惠农工程”食用菌示范县和菌草产业发展试点县,2010年全市食用菌栽培达5亿袋、产量22万吨、产值11 亿元。 

  但是,目前三明市食用菌产业化水平仍较低,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体系,规范化栽培技术未得到有效推广运用,食用菌产品加工基本上以初加工或原料性产品加工为主、附加值不高、食用菌企业外迁和种菇能手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加快三明市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 

  一、明确三明市食用菌产业地位。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食用菌确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农业产业,加强领导和引导,在科技经费、土地征用、项目立项、税收优惠、出口奖励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将三明市食用菌建成全国菌种研发和绿色菌品生产基地,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二、实施食用菌现代产业发展工程。食用菌产业要突出“生产产业化、大户规模标准化、设施栽培精品化、加工产品深度化、经营贸易品牌化”,实现食用菌产业由低技术、低效益向高技术、高效益转化,由分散型、作坊型向规模化、工厂化发展,由品种单一向品种多元化发展。要以产业集群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强食用菌产业区划和规划,重点扶持如三明市健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将乐县禾生原生态菌业有限公司等主产区食用菌工厂化规模化生产与深加工示范企业。积极引进培育真姬菇工厂化企业,培育姬松茸、蘑菇专业化发酵料生产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益。重点建设国家种质工程“食用菌优质菌种生产基地”(三真公司)、国家农业产业体系“食用菌新品种示范福建分中心产业基地”(尤溪洋中)、福建省政府“菌草示范县产业基地”(将乐、建宁、泰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食用菌良种繁育和生产示范基地”(将乐禾生原公司)等项目,以项目促进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形成高效、特色的现代农业支柱产业。 

  三、推行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要积极鼓励引导生产企业、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并根据产业特点建立相应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引进和建立食用菌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全方位预防和关键点控制技术体系。建立菌种脱毒技术平台,将种源脱毒纳入相关种类的生产技术规范,推进从餐桌—产品—产地—农户的溯源体系,同时要做好标准化实施的监督检查和产品质量抽验工作,促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的全面发展,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出口创汇企业申领绿色食品证书或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积极创造国际市场准入条件。 

  四、提升食用菌产业科技水平。加强食用菌的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加大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包括食用菌引种驯化及优良品种筛选,食用菌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加大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重点是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保鲜贮藏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等,示范推广新型代用料栽培食用菌技术、快速高效灭菌技术等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技术。举办各种实用有效的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切实提高菇农的栽培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大食用菌生产新机具推广应用,尤其要推广享有农机补贴的拌料机和装袋机,逐步改变传统手工操作的生产模式,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生产效率。 

  五、发挥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要培育组织健全、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专业合作组织,与产业化、市场化结合,通过垫资、技术支持、订单销售等方式运作,定期组织专家授课指导,实现了统一购买原辅材料、统一菌种生产、统一商标制作、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销售的“五个统一”,实行“协会+公司+基地+大户”的模式,发挥“专业+社会”服务联盟的作用,如三明市大球盖菇联合会、将乐县食用菌协会、尤溪蘑菇技术推广联合体及由三明三真公司为核心,市真菌所、市食用菌站、市食用菌协会及将乐惠民公司等企业组成的三明市食用菌产业创新联盟,推进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协会每年召开生产订单发布会,指导农户根据订单生产,促进技术推广应用,提高食用菌企业和菇农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六、加强食用菌的市场信息建设。要加大对我市食用菌产业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食用菌产品的知名度,建立食用菌技术、菌种、生产、销售网站,通过“福建食用菌信息网”、“三明农业155网”等信息网络,展示优势产品,培植专业市场,畅通销售渠道,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充分挖掘食用菌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信息网络大力宣传食用菌营养保健功能,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食用菌产品的销售渠道,使食用菌向保健食品、饮品、大众食品全方位、多元化渗透,构建面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工程”。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