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三明市委员会
加快推进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是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融入海西建设大局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推进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跨越发展,就必须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努力提升三明生态工贸区的产业竞争力。为此建议:
㈠加强领导,做好三明生态工贸区的产业规划,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支柱产业。一要从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和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角度,按照总量较大、带动性较强、优势明显的原则,选择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钢铁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环保产业、现代金融商贸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作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的支柱产业;二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政策体系。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通过合理的产业导向政策,引导现有产业的优质资产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聚集;通过产业技术结构政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产业重组政策进一步壮大核心企业,促进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和配套。
㈡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拓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空间。一要根据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在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集聚商业、行政管理、科技、教育、金融、文化、旅游等活动,培育商务、会展、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态,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二要在各类工业园区和台商投资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产业整合,强化区域内的产业配套与协作,加快建设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形成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相互配套的一体化区域经济体系,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提供发展空间。
㈢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的主体产业群,延伸三明生态工贸区的产业链。一要加快推进三明生态工贸区优势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和股权重组,重塑一批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规模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二要大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多种形式的联合,引进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三要发展冶金机械、汽车等重点产业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增强配套能力,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四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促使其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化“小型巨人”企业。逐步在三明生态工贸区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分层次竞争、协调发展的制造业主体产业群。
㈣以“新”字抢先,加快培育三明生态工贸区先进制造业的新兴产业基地。一要紧抓国家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有利时机,把握新兴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三明生态工贸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导力量,作为制造业实现由大转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战略首选:二要根据近年来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的实际,逐步建设若干个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引导新兴产业、项目、企业、技术、资金等向基地集中,使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块状”,促进新兴产业扩大规模,提高配套能力;三要建立健全三明生态工贸区新兴产业的激励政策,把招商引资的重心转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使新兴产业成为三明生态工贸区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赢得在全省10个新增长区域竞争中的新优势。
㈤加快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出台鼓励制造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建议出台以下方面的扶持政策:
1、对制造业企业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按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程度,由同级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新设立企业的发展;分离后税负如高于原税负,高出部分三年内由财政给予补助。同时加大对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先引导其新建服务业项目,并对其在重大项目及相关的技术改造提供贷款贴息扶持。分离后新设立的服务业企业水、电、气等要素价格,享受原工业企业同等待遇;在市场准入、登记注册、资质认可等方面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相关费用、提高办事效率。
2、对分离后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纳税确有困难且符合减免条件的,经有关部门审批,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制造业企业分离后新设立的实行查账征收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减免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分离后新设立的实行查账征收的科技服务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㈥加快各类现代服务业发展,使三明生态工贸区成为“海西中部最具活力、最宜人居的新增长区域”。一要重点建设一批服务业的基础设施项目。结合三明生态工贸区开发以及小城镇建设,优化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的特色商业企业和街区;二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除了鼓励制造业分离出生产性服务业外,三明生态工贸区要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信息咨询、经纪代理、广告、融资、租赁、担保、调查、设计以及技术中介、就业中介、产权中介等各类中介服务业;三要大力发展各类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的服务业。三明生态工贸区要大力发展连锁、专卖、特许、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形态,规范发展汽车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以及汽车维修租赁、房产交易机构等中介服务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推进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继续抓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活动,不断扩大消费热点;四要培育扶持新兴服务业。三明生态工贸区要加快商务会展(如林博园)和休闲娱乐项目建设,推动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娱乐服务业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