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入口| 办公入口| 承办入口| 帮助
今天是: 欢迎访问政协三明市委员会网站!

关于加快三明市园林绿化建设建议

2011-01-23    来源: 三明市政协     字号::

  农工党三明市委会 

  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改善三明市的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而且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绿化建设,还专门下达了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及“十项实事”之一(城市绿化)建设任务。我市按照这一工作部署,积极推进三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水平,大力促进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一、三明市园林绿化发展现状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全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北部有武夷山脉,东南部有戴云山脉,南部还有玳山,群山耸峙,沟壑纵横,土地丘陵连绵,山丘、江河交错分布,地理风貌独特,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自1999年10月我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以来,始终视荣誉为责任,并以此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新起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规划科学化,建设最优化,机制市场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通过近年来的建设,三明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成绩斐然。一河两岸建设成效显著,2006年沙溪两岸生态环境整治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发展,碧水、蓝天、洁净的城市面貌开始显现,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105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77%,绿地率36.36%,人均公园绿地11.09平方米,我市人居环境和景观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对改善市区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 

  1、市区现有公园绿地总量不足,性质及功能不够明确,布局不够合理,难以发挥绿地在城市中的综合效益。除了沙溪两岸滨河绿地贯穿市区外,其余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要满足新标准(市民步行10至15分钟要见到绿地)还有一定困难。市级公园麒麟山公园、仙人谷森林公园均位于列东片区,文笔山公园位于城关,而列西片、白沙片和台江片则均无区级以上公园。广场绿地数量少,规模较小,又因其硬质景观比例高,广场绿地的绿化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较小。街头绿地面积和数量有限,大多采取见缝插绿的绿化方式,零星分散,难成规模,也发挥不出绿地应有的功能。 随着城市路网改造,道路拓宽,包括正在实施的江滨路拓宽建设,一河两岸的带状绿地部分被挤占将越显单薄。此外,我市植物种类配置不够合理,多为外来种,乡土树种较少,植物布局方面,层次较为简单。 

  2、 城市道路绿化未达标。由于三明市区用地紧张,原有道路比较窄小,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还未达到95%和80%以上,大多数市区干道绿化面积未能达到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由于受用地的限制,造成大部分城市道路没有分车带绿化,基本为一条城市道路中只有两行行道树的布局,无法形成林荫路,更谈不上特色。 

  3、居住小区公园绿地建设难以保障。小区建设难以形成规模,新建小区面积小,小区绿化面积多数无法达到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旧城区改造多为一至二幢楼,绿化面积也多数达不到总用地面积的25%,造成市区园林小区少,且景观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60%以上这一国家园林城市的基本要求。居住小区,因绿化养护资金没有保证,造成生态和景观功能普遍低下。生产绿地总面积不断减少,难以达到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这一国家园林城市的基本要求。防护绿地宽度不够,规模较小。 

  4、城市园林绿化资金投入不足,公园绿化资金难以保证。城市园林管理体制机制没有理顺,目前我省多数地市园林管理机构均为全额拨款单位,而我市园林处为差额拨款单位。由于各级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养护管理的需要。 

  三、加快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建议 

  1、建议市委、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对园林绿化建设的投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方针,做到有计划、有规划实施城市绿化。与此同时,要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市区财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要积极支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尤其要加大城市中心绿地、小绿地、大中型公园绿地和城市绿化带等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园林绿化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建议参照我省各地市园林管理体制,将市园林处由差额拨款单位改为全额拨款单位,以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 

  2、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均衡布局公园绿地。在旧城区充分利用空间,采用多手法进行绿化建设,拆迁危房、违房开辟街头绿地,见缝插绿,大力进行立体绿化,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在城市重要节点和主要地段采用街头斑块绿地来丰富城市空间景观,沿街、沿路单位采用拆墙透绿,以弥补公园绿地的分布不匀,总量不足的差距。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要严格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留足绿地,建立和开启绿色图章和绿线管理制度并严格绿地审查和验收制度。 

  3、结合东西江滨路拓宽改造,继续完善两岸滨河绿地。沙溪河两岸绿地是我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特色,目前市区两岸就有多处荒芜,同时也多处被侵占。要利用道路拓宽改造契机,拆除违章搭盖房屋,整治违章建设沿河商店、砂场、修理场、堆料场等经营场所,还绿于民,以完善两岸绿地建设。特别是城关大桥以南台江电站坝头以北的两岸绿地、西江滨白沙段滨河绿地、原三化医院边绿地、永利钢材码头沿河绿地、翁墩至碧口大桥的沿河段绿地、瑞云路高速公路桥以北农药厂段河边绿地,通过整治以完善我市沙溪河两岸绿地景观。 

  4、充分利用周山植被优势,开辟公园绿地。特别要继续开辟文笔山公园,将其建成一个植物园;利用现有五仙姑寺庙等基础设施,完善龙泉山公园建设;结合台江片区建设,建设西山公园;结合贵溪洋片区开发和农药厂搬迁改造建设一座以体育运动、休闲健身为主题的体育公园。 

  5、结合三明至沙县快建通道建设,建成一条园林景观路,采用多排行道树和花化、彩化形式来丰富城市的城市道路景观。结合南拓北扩西进的城市建设,可适当将周边山相对坡度较缓的山地,适当增加路网和必要设施,变山林为绿地,改造周山植被景观,使其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开辟和保护城郊结合部的风景林地——锣拔顶野生杜鹃林,台溪树木观赏园,东牙溪、薯沙溪、碧溪等水源保护林,有条件的可开辟湿地公园。要进一步做好城乡绿化美化工作,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城乡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任务,将我市建设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宜居、宜业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我市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