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入口| 办公入口| 承办入口| 帮助
今天是: 欢迎访问政协三明市委员会网站!

关于做好客家文化,迎接第25届世界客家恳亲大会的建议

2011-01-24    来源: 三明市政协     字号::

  民进三明市委员会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三明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古往今来在三明的许多县市都有客家人居住和活动,目前有近200万客家人口,而宁化石壁则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在三明这块土地上,客家人靠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并涌现出许多亨誉海内外的客家名流。举办世界客家人恳亲大会不仅为移居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回家祭祖提供了机会,也为提升三明的影响力,推动三明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因此,举办世界客家人恳亲大会十分必要和及时,为迎接第24届肯亲大会在三明召开,特提出以意见建议: 

  1.进一步做好宗亲文化建设。客家人的远祖多为中原封建大族世家,是当时封建王朝的精英支柱。虽然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南迁,但其上层文化意识情结甚浓,极力保存和延续其族谱、家谱,记录祖先家世、官职、人品等。都有自己的祖祠瘩供奉祖宗牌、位祭拜祖先,有的还将堂号刻于大门上方,每年过节还要贴堂联。客家的宗亲文化联系着千千万万海内外的客家人,做好宗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要进一步做好客家宗亲姓氏、谱谍的研究和后续的工作,尤其要做好港台、海内外客家名人的血脉相续的问题,让移居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参加大会有一个回家的感觉;进一步做好与宗亲有关的文化修缮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做好对宗亲文化中的族规、族权进行定义和完善,让海内外客家人有一个认祖归宗的亲切感和荣誉感。 

  2.进一步做好客家民居文化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客家民居乃客家历史文化的“缩影”,类型多样,有围龙屋、土围楼、五凤楼、走马楼、四角楼等,以围龙屋存世最多、最著名,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橄榄屋”、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近几年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开始逐渐被重视,许多古民居都进行了修缮,然而我们也看到宁化等地的客家民居保护得并不得力,有的旧门联模糊、许多有价值的雕镂花窗花、镏金雕刻图案被盗、门柱腐坏等。因此,要进一步做好客家古民居调查研究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对价值高的客家民居进行妥善地修缮和保护,尤其对港台海外客家人相关的古民居的保护要首列当中。 

  3.进一步做好三明客家名人文化的研究工作。历史上在三明这块土地上出现了许多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较大影响的客家籍的历史人物,这些历代名人主要有:宋代的罗从彦、朱熹、杨时等,明代的黄慎、边文进、李世熊、邓茂七等,清代的伊秉绶、李世熊等。这些历史人物遗留的下来的文化和精神,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因此做好这些名人文化研究,出版宣传工作十分必要。 

  4.进一步做好客家民俗文化传承与宣传工作。客家人的民俗文化是在承继中原正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冲撞,吸引了多种养份而丰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继承了儒家风俗的传统,也渗透、融合了迁移地区和当地土著的风俗。不论在婚丧礼仪习俗、节日习俗、服饰习俗上,还是在宗教信仰方面,都有其自己鲜明的特征。这一民俗文化有些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掘、整理和提升。尤其那些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服饰文化更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如客家妇女的船型髻、大襟衫,男人的对襟衫,儿童的狮头鞋等。这些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古朴的客家服饰,不仅可以加工成系列产品展出,还可以做为三明的特色加以推广。比如,可在宁化的大型饭店、宾馆等对外的服务行业职员着客家服饰,男的服务工作人员穿对襟衫,女的穿大襟衫、花边裤等等。建议在石壁祖地仿照现存的“德润亭”的建筑风格,新建古朴实用的客家民俗文化村,把相应的民俗风情物化,溶进文化村。同时还要营造客家风俗的浓浓氛围,如培养一支精良的的客家山歌队伍,为游客献歌活跃气氛,让其在优美的客家山歌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其热爱客家祖地的情感,喜欢来宁化客家祖地寻根谒祖,投资兴业。 

  5.做大做好做强客家饮食文化。三明市是饮食文化发达地方,较著名的有沙县小吃、宁化客家小吃、永安小吃、尤溪小吃等饮食文化。而客家饮食文化又是三明饮食文化园较著名的一种,源远流长,品种丰富多彩。其中有清香扑鼻的“客家擂茶”、醇厚可口的“客家酒娘”、风味独特的“宁化烧卖”、柔嫩软滑的生鱼片、诱人口馋的韭菜包,还有那余香满口的老鼠干等等,数不胜数。要借这次大会之机在突出客家祖地自身特色,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进,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丰富客家饮食文化。在旅馆、饭店、饮食摊点、旅游景点等场所,进一步推广或改进客家菜肴,把客家饮食文化推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