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届全会 > 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 工作回眸

实干笃行担使命,奋楫争先正当时!市政协2023年工作回眸

2024-01-10 03:10   来源: 三明日报    字号:  

 

  三明市政协就“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开展专题协商 

  

  市政协主席宋志强组织助企发展政协委员工作站开展“点题协商”活动 

 

  6个市民主党派和部分市、区“委员河长”到东牙溪水库开展巡河护河主题活动 

  灼灼韶华,笃行致远。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履职、服务、担当一直是市政协工作的主旋律。 

  开展常委会专题协商2场、对口协商9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9场;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创建委员工作室86个、委员工作站49个,组织开展履职活动近300场…… 

  “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翻开2023年的履职日历,一串串无言的数字,彰显了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展现了市政协以高质量履职服务三明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担当。 

  强化党建引领 把牢方向聚共识 

  以党建“一条链”串起履职“一张网”。市政协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形成“同心、同向、同行”的工作格局。 

  凝聚共识、合力共为。2023年3月,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市县政协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政协解决难题、开展工作,由市委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的若干措施》,从8个方面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对市县政协工作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实现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 

  加强理论武装,做到同心聚力。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定期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市政协构建起各级党组织一体学、党内带动党外学、系统联动互促学的局面。全年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9次,开展专题研讨交流7次,推动“第一议题”制度落到实处。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实施“四比四看”活动为抓手,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举措,提升主题教育整体效能。 

  调查研究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压舱石”,是政协组织的基本功。推动《市政协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市政协确定10个重点课题,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调研50余次,深入一线摸实情、走进基层查实况,通过召开调研成果交流及典型案例剖析会,找准问题症结,提出解决办法,力求把脉精准、开方“对症”。 

  “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旗帜下……”以“同心聚力  协商为民”党建服务品牌为抓手,市政协正不断强化18个功能型党支部建设,让党员委员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党建+履职”模式深入人心。 

  做实主责主业 助推发展显成效 

  全市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工作就聚焦到哪里。 

  过去一年来,市政协深入开展常委会专题协商2场、对口协商9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9场,以高质量建言助推高质量发展。 

  三明是福建的老工业基地,先有工业后有城市。2023年10月9日,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围绕“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专题协商,从五个方面提出15条建议,积极为提升产业链能级、加快制造业转型建言资政。 

  主动融入沪明对口合作大局。市政协围绕“深化沪明对口合作  加快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协商,从五个方面提出16条建议,助力合作走深走实。邀请上海市政协胡文容主席率代表团来明考察,成功推动一批沪明对口合作项目签约,同时,组织赴上海市政协走访对接,在委员学习培训、项目考察对接、政协智库建设、干部交流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常态联系交流机制,并落实委员培训专项资金。《三明文史》还增设了“小三线建设”栏目,通过挖掘沪明情缘往事,讲好三明“小三线故事”。 

  深化“招商+协商”机制,发动市县政协委员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促成124个产业项目落地。推动“委员河长”工作制度化、机制化,391名“委员河长”参与巡河护河,与市河长办联合编制《“政协委员河长”民主监督规范》,通过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成为政协工作全国首个省地方标准。 

  两岸一家亲,明台融合情。2023年11月6日,在以“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助推两岸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上,200多位海峡两岸重要嘉宾齐聚一堂,共商共话共促两岸全方位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市政协还开展“大力发展民宿经济  加快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对口协商,承办全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工作研讨会,举办“八闽文化之旅·第六届港澳台大学生走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更好地发挥尤溪朱子文化园、宁化客家祖地、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等3个港澳台侨交流基地作用。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小三线”军工企业遗址保护和利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完善“生态司法保护+碳汇”工作机制、加快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每一场对口协商的背后,都是市政协委员们推动发展的拳拳之心。 

  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一批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正转化成为奋力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强劲动力。 

  坚守为民初心 履职尽责勇担当 

  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工作职能与为民服务的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市政协始终聚焦民生改善谋务实之举。 

  从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市政协紧紧围绕群众的关心事、操心事、烦心事开展调研协商,全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如何建设?社区物业管理怎样健康发展?小学生的课后服务托管是否规范?林农应该怎么通过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收?……一个个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纳入市政协重点提案督办范畴。 

  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市政协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努力以“小切口”体现“大民生”,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和相关问题解决。 

  “点对点”“面对面”协商交流。通过扎实开展“点题协商”,市政协把“群众之盼”汇聚为“委员之声”,把委员“点题”转化为部门“答题”,推动金澜湾十字路口增设红绿灯、贵溪洋片区手机信号覆盖、共享单车管理使用等一批具体问题有效解决,“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欢迎”的协商氛围不断浓厚,得到了省政协和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肯定。 

  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希望的田野上。在三元区莘口镇沙阳村,“三明市政协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驿站”的落地,让政协委员服务乡村振兴有了新平台。发挥“乡村振兴服务队”作用,市政协联合三明农商银行成立工作驿站,组织界别委员及相关专家深入乡村开展科技咨询、技术培训、金融信贷等方面服务。 

  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祖国未来的花朵。市政协积极对接争取省政协“童心向党  以琴圆梦”项目,向宁化县民族学校等8所学校捐赠10台钢琴,让千名乡村儿童圆梦钢琴教育。建宁县政协深化“委员护航”留守儿童行动,建设爱心驿站,开展结对帮扶,服务留守儿童2000多人次。 

  把倾心的守护奉献给千家万户。在将乐,137名政协委员走入社区,下沉一线,通过推行“政协委员+社区网格”,帮助解决路面硬化、污水管网改造、路灯亮化、饮用水安全等一批民生实事。 

  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一桩桩为民实事将政协工作沟通民心的桥梁建造得更坚实、更顺畅。 

  彰显政协特色 

  团结合作筑同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探索构建广泛多层协商民主体系,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三明的实践更加生动。 

  一年来,市政协密切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合作,支持和保障党外人士在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体现作为,在各项会议活动中优先安排发表意见和建议,使党派团体在政协履职的渠道更加畅通、平台更加宽阔、作用更加显著。 

  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思路,市政协着力构建“委员工作站(室)+界别议政厅+乡镇联络组”全链条、多层次履职平台。 

  全市创建委员工作室86个、委员工作站49个,实行“确定议题—开展调研—组织协商—跟踪办理”四步工作法,组织开展履职活动近300场,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40多件。在推进委员工作站建设过程中提炼的特色经验做法《以“委员工作站”建设为抓手  加快构建全链条协商体系》获评第六届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非党群类“十佳案例”。 

  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机制,全市组建医药卫生、共青团和青联等界别议政厅20个,组织开展界别活动50多场次,解决问题80余件。 

  同时,全市141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置了政协联络组,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或统战委员兼任联络组组长,有力地拓展了“乡镇联络组”覆盖面。 

  为了更好地提升协商实效,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制定《三明市政协协商成果办理工作规程》,进一步健全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将协商成果运用、反馈情况纳入督查事项和绩效考评体系,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把握协商式监督原则,市政协围绕“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等课题开展监督,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升监督实效。 

  提升队伍素质 

  强基固本激活力 

  让政协委员更具荣誉感、更有责任感!2023年2月14日,市县政协工作座谈会上,铿锵的话语振奋人心。 

  要聚焦有力发挥委员作用,因地制宜完善履职服务平台,健全政协委员学习培训、履职考核评价等机制……过去一年来,市政协全力贯彻落实全省市县政协主席工作座谈会精神、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的8条措施,推动解决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 

  为了更好地强化委员主体作用,市政协进一步完善委员学习培训体系,定期举办“委员讲堂”,组织委员赴上海市学习培训,将委员培训纳入市县党校培训计划,依托市委党校,分两期举办委员专题培训班,培训人员240多名,提升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履职本领。 

  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市政协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组建文明创建、服务发展2个专班和会务服务、公文写作、青年理论学习3个小组,加强机关干部培养、交流和使用,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在完善《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建立政协常委履职述职、委员年度履职评价等制度的同时,市县两级政协的经费保障、激励表彰工作也不断得到强化。全年通报表扬了53名履职优秀政协委员,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动力。 

  通过落实主席会议成员分工联系专委会、专委会联系界别制度,专委会的基础作用不断夯实。主席会议每月听取专委会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随着“一委一品”“一县一品”创建活动的逐步深入,市县联动、合力共为的格局也正焕发出生机活力。 

  从做优“提案为民  善提优办”品牌到打造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从沙县区政协的“政协e家”委员履职品牌,到永安市政协“政协委员在身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品牌……一个个工作品牌,更好地点燃了委员们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履职实效,凝聚起各方共促发展的强大动力。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奋力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征程中,市政协将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三明市委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谱写政协事业新篇章,为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更加澎湃的政协力量。 (曾凤清  陈  睿)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三明市委员会 主办 联系电话:(0598)8222351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高岩新村 52 幢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