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届全会 > 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 最新报道
思想火花碰撞,睿智建言回响。
1月9日下午,出席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委员开展分组讨论,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为加快建设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三明篇章献计出力。
畅所欲言抒己见
在各分组讨论现场,广大政协委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会场内洋溢着热烈的氛围。
大家一致认为,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内容客观全面、实事求是,既充分展现了过去一年的扎实工作,更让人们对新一年工作充满了新希望,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常委会工作报告层次分明、内容丰富、逻辑性强、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总结了一年来的政协工作,部署今年工作目标明确、务实精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市政协委员周永东说。
“两份报告展现了履职成效,诠释了实干担当,可以说是求真务实,成果丰硕。”市政协委员郑江河认为,常委会工作报告部署新一年的工作站位高、思路准、方向明,充盈着为民情怀,为激发委员责任担当明确了着力重点、提振了履职信心。提案报告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到百姓衣食住行,桩桩件件都凝结着委员们的心血和智慧,传递了建言献策的“最强音”。
2023年以来,市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作为履职重心,通过走访调研、撰写提案等形式,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在重点产业发展、沪明对口合作、扩大招商引资、强化民生保障等方面,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市委和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掌握实情、制定政策、改进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年来,市政协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保障民生、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亮点纷呈、鼓舞人心。”市政协委员吴坤生表示,重任在肩,今后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更好地强化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履职,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聚智集力谋发展
提升政协之“能”,展现政协之“为”。委员们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建睿智之言。
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力军,如何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市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这是各分组讨论现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黄绍键委员建议,政府部门应当更加关注和鼓励本土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为企业营造宽松包容的发展软环境。
姚弓善委员建议,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时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以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林勇说,应当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企业人才建设,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夯实民营企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良好的法治保障,护航健康的发展环境。市政协委员沈洁建议,建立专业商事调解机构,推进商事纠纷高效化解,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解决在矛盾初期,保障我市经济活动平稳快速开展。黄辉煌委员则建议,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沪明对口合作机遇重大,市场前景尤为广阔。市政协委员谢海林建议,借助上海领先的科技优势,助力三明打造高科技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建设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王娇清委员建议,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努力在产业化、标准化上下更大功夫,让沙县小吃这一特色富民产业“继续引领风骚”。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委员们纷纷建言做强绿色经济。
市政协委员吴建军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三明农产品企业赴外参加展示展销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三明企业更好地外出拓展市场,打响三明农副产品知名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黄祥侣表示,助推发展是每位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用好异地商会等资源平台,更好地牵线搭桥,加大力度引入外地客源,助力乡村振兴、家乡发展。
拳拳之心系民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永远是每次两会大家最关切的话题。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应运而生。但是,课后服务质效如何?教师压力是否增加、学生是否真正减负?家长对课后服务质量是否满意?这些问题引起市政协委员吉桂红、颜建光的关注。两位委员提出建议,要规范课后服务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进一步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市政协委员童春香同样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教育领域,建议完善教师正向激励机制,通过加强中职名师名校长的培养,进一步推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为全国深化医改的一面旗帜,我市在三医联动、医防融合、医养结合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这次大会,市政协委员蔡丽青带来提案,建议我市抓住被确定为福建省体卫融合试点城市的机遇,发挥三明医改的品牌优势,把“医体融合”作为实施健康三明战略的重要路径,积极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建立完善“医体融合”工作机制,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三明建设。
探索普惠型养老模式、大力发展居家养老项目,市政协委员张伟杰关注如何满足多层次的社会养老需求。他建议,完善康养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康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吸引高品质养老项目落地三明,进一步整合医疗、健康等多方资源,为老年人安享美好晚年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青年与城市共发展,让城市发展更具活力。市政协委员陈健建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尊重青年成长规律,把握青年需求导向,推进城市更新改造“适青化”,让城市发展更具“年轻态”。他说,要更多地关注“网红”城市、文旅热点背后的经济发展新方向,结合三明自身特色,更好地打造新经济、新业态,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通过打造“青年街区”等方式,让城市发展尽显青春与活力。 (陈 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三明市委员会 主办 联系电话:(0598)8222351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高岩新村 52 幢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