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召开“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专题协商会议
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开展联动巡河活动
市政协领导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
(图片由市政协办公室提供)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翻开这一年三明市政协的履职成绩单,时光的印记见证着奋斗与实干:三明市政协作为设区市政协唯一代表在省委政协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市政协牵头编制的全国首个政协民主监督省级地方标准《“政协委员河长”民主监督规范》正式实施,“委员河长”工作在全省推广;开展常委会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民主监督等活动23场,全年调研协商及履职成果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8件(次);成立应用型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聘任首批智库专家40名;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邀请360多位台湾嘉宾参加……
一次次视察调研、一场场协商议政、一件件提案建议,与时代发展“同频”,与党政工作“共振”,与人民呼声“合拍”,奏响了全市政协工作的奋进旋律,为加快推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政协贡献、展现政协作为。
举旗定向 政治引领筑根基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
一年来,市政协旗帜鲜明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将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确保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心同向同行。
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行动自觉的前提。市政协持之以恒抓好理论武装,严格落实政协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探寻方向、答案与方法,全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次,开展专题研讨交流6次,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巩固。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市政协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落实相关要求,举办市政协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开展“学党史 守党纪”等特色活动,推动纪律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健全完善“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机关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的“五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推动政协党的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拓展提升。优化和拓展党建平台,持续打造“同心聚力 协商为民”党建品牌,丰富拓展“党建+”履职新模式,持续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
正是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市政协笃定前行,新理论、新制度、新实践推动着政协工作更富活力,履职更加精准,工作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聚焦发展 协商履职求实效
“市政协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主题开展专题协商,十分契合三明发展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了政协的一线担当、一线作为。”在2024年10月29日市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围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数实融合’”开展专题协商时,与会同志们给予了充分肯定。
“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这已成为市政协履职最自觉的行动。聚焦党政中心工作,始终是政协履职尽责、协商议政的着力点。
一年来,市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市委“四领一促”工作部署和民生关切议政建言,围绕“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等重点课题,开展常委会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民主监督等活动23场。
对标对表省政协工作要求,市政协通过“集民意”选题、“小切口”协商、“关键处”议事,认真组织开展“点题协商”,努力打通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助力群众利益诉求解决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民政协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
聚焦加快经济发展,开展“推进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等协商议政。针对“加快化工园区水环境治理提升”“加强市区道路交通安全保畅和城市亮化、绿化、彩化工作”“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等议题,组织形式多样的民主监督活动,推动民主监督的“问题清单”转化成党委政府的“工作清单”。
促进民生改善、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是市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长者食堂建设运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市政协始终坚持从“小视角”入手,切实服务“大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正是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市政协深化“创新拓展年”活动,不断提升协商议政质量和成效,为全市改革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搭建平台 凝聚共识增合力
群众在哪里,协商平台就建到哪里。一年间,遍布全市的299个委员工作站(室)、界别议政厅、乡镇联络组、驻外委员联络点、港(澳)区委员联络点,构建起全链条、广覆盖、多层次的凝聚共识平台体系。
1100多名省市县政协委员聚焦党政中心工作和民生现实需求,依托各协商平台,全年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50多场,有效解决问题480多件。
委员们通过开展灵活多样、务实有效的“微调研”“微协商”“微监督”“微建言”等活动,推动“杜鹃新村21幢外立面改造”“腾飞广场献血屋建设”“明溪县过境公路改造提升”“建宁县北站广场风雨长廊建设”等一批事关民生的具体问题得到高质高效解决。
探索参政议政“133”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三明市政协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深化市县政协“协同抓招商、促营商”工作,召开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促使重点招商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助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推动抓招商、促营商取得实效。充实政协品牌矩阵,推动“一委一品、一县一品”向“一委多品、一县多品”拓展延伸,“协商+招商”“一线协商 精准助企”等履职品牌知晓率不断扩大。
创新运用“提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理念,建立市县政协联合督办重点提案制度,探索开展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双向评议”,实现“提”“办”双方互督互促互进。全年办理提案240件,办复率、委员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为100%。
以大团结大联合彰显政协独特政治优势,努力画好新时代最大同心圆。健全与党派团体联动履职机制,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过去一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履职,共提交大会发言70篇、提案141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21篇,分别占总数的79.1%、58.7%、64.8%,营造出全方位合作、多形式建言的协商民主氛围。
通过共同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同心读书会、助企纾困解难等联络联谊活动,让委员们在学习交流、情感交融中“心连心”,切实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在实处、落到深处。
建强队伍 提升素质显担当
2024年10月21日,第八期沪明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上海开班。三明市40名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参加了为期7天的培训。
这是市政协强化委员学习培训,提升委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履职水平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市政协在上海市成功举办了8期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累计培训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320余人。通过学习培训,委员们牢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持续不断地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助推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成为加快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市政协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确保政协工作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完善委员履职考核办法,通报表扬51名履职优秀政协委员,评选30件年度好提案,不断激发委员履职动力;加强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建立青年干部列席政协重要会议制度,引导机关干部在服务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着力推动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和政治生态,市政协机关在市直部门绩效考评中名列前茅。
踏上2025年新征程,惟勇毅者胜。三明市政协将在市委的领导下,紧扣服务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以开展“成果转化年”为抓手,提增政治协商效力、民主监督效益、参政议政效果、凝聚共识效能,不负重托,奋勇争先,为加快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陈 睿)